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進行了總體部署和深刻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蔽磥砦迥晔侨娼ㄔO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擔負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光榮的使命任務。
實現現代化是中國人民的不懈探索
實現現代化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帶領廣大人民群眾作出的一切犧牲和奮斗都是為了推進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早在1945年召開的黨的七大上,我們黨就規劃了在全國執政以后的目標:“中國人民及其政府必須采取切實的步驟,在若干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边@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最初構想。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1956年,黨的八大將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寫入黨章。此后,關于四個現代化的內容不斷調整完善。黨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逐漸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秉h的十二大在沿用“四個現代化”提法的同時,又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并確定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提出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四大、十五大相繼對現代化作出部署,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闊步前進。進入21世紀,我們黨又提出以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為時間節點的“新三步走”發展戰略。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提出,把“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作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階段性目標和步驟。黨的十七大進一步豐富現代化內涵和建設目標,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戰略安排,提出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戰略謀劃。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
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的探索,必然隨著實踐的進展而不斷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論述,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的現代化,也不同于西方國家幾百萬人、幾千萬人口的現代化,而是十四億多人口、全國各族人民、全疆域的現代化。這種因自然稟賦而形成特殊形態的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契合中國實際,而且必將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創造奇跡,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堅持不懈地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顯著特征。中國在推動現代化進程中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特別是要解決好收入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貧困和精神貧乏都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求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且要求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才能讓現代化的成色更加鮮明、亮麗。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決拋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堅持走保護生態、節約資源、綠色低碳的新型發展道路,以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來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傳統文化一直秉持“和為貴”的理念,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追求和平、渴望和平。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與對外擴張、推行霸權搞殖民掠奪的西方式現代化發展模式有著根本區別。
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艱巨任務。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內改革攻堅任務異常艱巨,決定了我們要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增強問題意識。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果敢正視問題并努力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我們在擔當使命任務過程中必須葆有的精神狀態。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而且其復雜程度、解決難度明顯加大。要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切期待的現實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堅持系統觀念。只有用系統的觀念來觀察、分析事物,才能正確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且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社會變革的發展中國家推進現代化,必須樹立系統思維,多從系統視角思考問題。特別是要采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的思想方法,把握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所遇到的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系列重大現實問題。
推進改革創新。改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最強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于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要樹立“重點靠創新,關鍵靠創新”的理念,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讓改革創新成為引領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的良好風尚。
發揚斗爭精神。人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要求我們以斗爭精神去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勇闖深水區,破浪前進。只要我們善于掌握斗爭策略、增強斗爭本領,就能克服前進路上的艱難險阻,就一定能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偉大勝利。
(作者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